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发布时间:2025-04-05 19:44:51 阅读: 45次

经济效益评估这个案例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整个项目的回收期不到四年的时间,财务内部收益率是26.1%。

损耗小,安装在用电侧,分布式能源系统供应与需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平衡,输配电损耗很小。可以说,分布式能源系统正成为全球电力行业和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因为我们在推广过程中还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有体制上的,也有技术上的。举步维艰但前途光明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更应该重视并大力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可以说,这也是必然的选择。比如美国、日本等一些能耗大国,都在分布式能源方面制订了相应的国家政策和法律,鼓励和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和建设。那么,何谓分布式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现在要做出一个符合各界认可的定义并不容易,因为这个概念在国际及国内都有很大的分歧。国家有关研究机构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势分析指出,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能效高,实现了能源梯级合理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可达80%以上。

电能质量高,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设施通常可以就地调整电压和电流波形,保证了较高的电能质量。分布式能源,正在抢占传统能源的阵地。合同能源管理基本模式,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效益保证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

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以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以下为发言实录:谢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首先我受董事长委托做这次的发言。项目概况,区域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能源供应系统,发电机组2台3500KW燃气轮机。项目实例,医院热电联供项目,医院项目,主要采用ESCO模式,周期时间长。

上海天然气完备的供应体系已经形成,为分布式供能的发展提供了重组的气源保障,上海将形成东气、西气、进口LNG、川气、西气二线五大天然气供应的格局,2007年天然气供应量接近30亿,2009年接近35亿,2015年供应量将达到100亿,到十二五期末占一次能源消耗将达到12%左右。在整个项目实施的情况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建议,政府协调、平衡利益,政策扶持有待加强,行业规范标准亟待确立,宣传推广有待提高,专业机构、专业人才缺乏。

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第四,与电力公司设计院等多方的战略合作关系。日本,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社会节能意识强。能源服务与分布式供能项目的发展,能源服务的概述,申能能源服务公司的简介,项目的实例,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我们公司就是第三种类型,我们集团也在上海能源供应上占比较大的份额。业务发展,在新建医院中积极推广天然气热电联供和燃气空调,已与数家医院初步达成能源管理合同,推动锅炉节能改造项目,帮助客户创建节能标杆锅炉房。第三,天然气资源及燃气配套的工程能力。国内能源服务发展的环境,缺乏能源资源,节能和环保压力大,发展低碳经济,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加快天然气利用,调整能源结构。

上海成立了分布式供能推进办公室,编订《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发布《上海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法,鼓励能源服务企业从事分布式供能投资、建设、经营和服务。实施减息贴息,延长贷款年限等金融支持政策,实行进口设备的关税减免,建立能源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制订能源服务公司的进销项税抵扣配套政策,由政府搭建项目建设平台,多方共同参与培育市场,协调电力并网等项目配套事宜。

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在9日上午举行的城市燃气分布式能源应用中的问题与应对分论坛中,上海申能能源服务公司总经理高雄伟进行了精彩演讲。欧盟,主要项目是技术升级和分布式供能,项目投资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服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下面将申能能源服务公司的情况介绍一下,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上海申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正式成立,为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上海首家整合型能源服务公司。中国能源网讯 7月8日,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与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举办的以合理利用能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公司优势,第一,整合型能源服务,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第二,强大的投融资能力,降低客户投资风险。政府重视能源服务,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上海能源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去年年底,全市已有合同能源公司80多家,2002年以来累计实施项目600余个,共节约标煤32万吨,2009年1月上海申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上海能源服务产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市对分布式供能项目实施最优惠的天然气价格,建设一批示范性重点项目,打造工程应用平台,建立技术经济评估模型,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加快发展能源服务产业,利用上海5+3+2医院系统建设的大好机遇,推进分布式供能的发展。

多气源供应保障分布式供能的发展建议,第一,北京市三联供应该积极的推广,国家发改委应该把北京市列为示范城市,现在发改委在即将出台的指导政策中并没有提到示范项目,第二,做发展规划,由市发改委组织制订北京市三联供规划,确立实现目标,统筹安排项目。

第二,三联供分散的时候,大的三联供项目,太阳能项目,至少在现在的阶段要终端上热输出在终端冷,今后13太阳工程的规模也要有冷,冷不能利用,这个可以和小型三联供比较,第二是输送,输送了以后,虽然输送可能效率很高,但是很大的特点,大型三联供可以达到50%以上,小型最多也就是30%-40%,从电来说,电的COP值是5,这样多发电,我们要的是综合效率,不只是热效率,原来最大的问题是补天然气和电的峰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的基础量是400万,800万是电厂,完全可以补上现在的天然气与风能,这两个问题,我希望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在9日上午举行的城市燃气分布式能源应用中的问题与应对分论坛中,北京市燃气集团副总工程师刘燕进行了精彩演讲。

上个星期市长办公会已经达成基本原则,通过了报告,确定了规模,4大热电中心是发改委提出的4个热电中心,4大热电中心最大的规模是9个太阳能中心,这是规模,持续有7个热电规模,是在2015年完成,最重要的是补贴的问题,因为北京市上网的电价是0.528元,我们测算4大热电中心的规模在0.6元到0.65元之间,这之间肯定有价差,这个是由北京市发改委财政补贴,到发改委报告里面说得时候,如果4大热电中心全部上了,2025年服务费用有47亿,这是他整个的报告,现在也基本上谈成了。这个示意主要有几项,第一项,4大热电公司全部烧天然气,业内人士都知道,从96年北京市发改委就提出4大热电中心改造的问题,开始上4个燃煤,后来上两个燃煤两个天然气,现在提出了这个报告里就是4大热电全部上天然气。

推广三联供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三联供的定位,4大热电中心建成以后,现在4大热电中有9个太阳工程的规模,现在有5个电厂,几乎也算两个太阳工程规模,这就是11个太阳工程规模,还有两个太阳工程规模,是今后要上的比较小型的,一共是9+2+2=13个太阳规模,这个都是华北电力院做的,1200万到1500万的供热面积,13个热电中心,我们估算13个太阳工程大的电厂带来很大的效益,现在北京做的规划是2020年10亿平米,4亿是郊区,6亿是市区,6亿平米有2亿是大的热电中心占据了,现在有2.5亿的分散式的,尽管很多专家批评北京市天然气采暖极不合理,但是现实在这里,现在有2.5亿平米的分散式,这个在城区里面以后可能不会很多,这样有3亿平米是分散的,2+3是5亿平米,还有1亿平米可以争取三联供的市场,由于热电的问题,由于价格的问题,这1亿平米也就是多收了1500万平米,1亿平米有3千万是共建,共建平米不能都上三联供,我们要争取的就是1500万平米,也相当于一个太阳工程的规模,所以我们做2020年规划的时候,我们只是关注一个太阳工程规模,这一个太阳工程的规模,燃气集团的项目是1000千瓦,一个太阳规模70万千瓦,所以折算下来是700个小型的太阳规模,但是有大有小,以后上大的可能多一点,有几百个,现在应该不算太乐观地说,2020年北京市三联供的项目基本上在1500万平米,70万千瓦,700兆瓦,消耗天然气8个亿,4大热电中心,包括13个供热应该是在120亿左右,有80亿是分散的,我们三联供的项目在280亿里面只有8亿,可见我们积极的努力,玩命的争取,不遗余力的做。中国能源网讯 7月8日,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与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举办的以合理利用能源,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中国分布式能源研讨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我们这么努力最终得到的北京的规模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这是我第一个要跟大家讨论的,就是北京市是乐观还是悲观我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以下为发言实录: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北京市的应用,大家也知道很多。

我简单地说一下,北京市燃气集团大楼的项目,为什么不是83%的项目,只有70%多的项目,我给国家发改委北京发改委提出燃气集团的建议,关键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问题,我确实也感到这一点,这是燃气集团天然气的发展趋势,去年年均增长率21%,天然气的发展量,北京市燃气数,有相关性,和小型燃煤的关系使得燃气数更高了。第二个,上规模经济,回到1500万平米的三联供项目,现在北京市因为上了很多园区,北京市基本上,因为种种原因,主要还是地方价格的因素,比如北京市未来城,共建500万平米,我们原来想上十几个三联供项目,一个在30万-50万平米的三联供小型的,但是最后北京市基本上没有上,我们现在作为燃气集团,昨天有一位专家说,先不说价格,也不说机制、管理,只说技术,技术到底小型好,还是大型好,我认为,小有两点好处,第一点,冷能够充分利用,在冷输送上距离不能太长,1公里以外,现在运行的太阳能项目没有冷,这是小的三联供最大得优点。

第三,着力解决目前已建、在建和规划三联供项目存在的注入电力并网第三方售电消防审批等问题,出台北京市推广三联供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投资上给项目财政补贴,协调三联供电力并网工作。我们副总经理李雅兰有其他的事情没有来,现在由我来代表他发言,刚才远大的刘院长提到了北京市燃气集团305项目,特别提到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达到了83%,也希望我们可以照着这个方面努力,他介绍了北京市新的情况,我在这里可能主要是介绍北京市燃气集团的运营情况,在我介绍北京市三联供的应用情况之前,我想跟大家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北京市三联供,我们小型三联供定位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三联供的规模多大?大家可能都知道,上周北京发改委给市长办公会提出了关于加强本市能源结构调整,推进4大热电中心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低碳城市工作体系的示意。

这是燃气集团办公楼,我们主要是并网的问题,现在并不上网,现在的效率,把余热全部利用来选择电,电可以上网也可以并网,导致了我们的效率低,也就是70%-75%,现在主要提供的发电量是250万度电,目前有一部分比较复杂,现在楼里面双数楼系三联供,发电效率系27%-28%,系统每平米的成本是84%,也包括运营成本。必要性,建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需要。可行性,以前三联供都是以为气源不足,现在气源不是问题,你需要多少供多少,承诺是保北京市保高峰,280亿也要保。这是要上的项目,还有潜在的项目

北京燃气集团冷热电联产有2个特点,一是机房系统设计非常简洁,发电余热和燃气补燃全部集成在一个设备,甚至可以把水泵和冷却塔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空调系统,使得现场设计安装以及后期管理变得非常的方便和可靠。【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1999年,美国能源部高级顾问理查德发表了CCHP-2020年展望的演讲,并提出未来分布式能源的构想,推动了冷热电联产在全球的发展。中国许文发教授曾提出,热能的利用要品位对应、温度对口、梯级利用。

22年来,远大一直专注于非电空调领域,是中国最早研究、推动冷热电联产发展的公司。在许多的传统设计中,我们看到的是非常复杂的余热利用系统,所以,故障率高,有些就失败了。

上一篇:宝马格|携手同送温暖,共筑客户关爱

下一篇:山东临工E675H:好服务赢得好口碑,好口碑带来好业绩!

Tag: